《缺氧》是由开发过《饥荒》的Klei Entertainment打造的太空殖民地模拟游戏,当前主流版本为U50(2025年更新),DLC《眼冒金星!》新增多星球探索系统。游戏核心目标是管理复制人在地下基地的生存需求,包括氧气、食物、温度等18项生存指标,最新版本强化了自动化系统和太空服生存机制。
新手建议选择类地行星作为起始星球(推荐种子SNDST-A--0-0),该地图具备稳定的低温水泉和金属资源分布,适合建立基础生存循环系统。游戏分为本体模式(单星球深度开发)和DLC模式(跨星球资源运输),建议新人优先体验本体内容。
推荐研究+挖掘+创造三人组:
致命负面特性需规避:胃肠胀气(释放天然气)、鼾声如雷(干扰睡眠)、运动性贫血(降低效率)。
前30天关键数据:
紧急处理顺序:缺氧>食物短缺>电力中断>温度异常。
建立四层垂直结构:
1. 顶部:氢气区(发电)
2. 中部:氧气生活区(高度≥4格)
3. 过渡层:污染氧处理
4. 底部:二氧化碳池(天然冷藏库)
注意:每下降10米温度升高1°C,基地垂直扩展需配合隔热砖。
首日关键操作:
1. 拆除初始储物箱(腾出打印门空间)
2. 建造44卧室(床位≥小人数量+1)
3. 双旱厕+洗手池(200kg泥土/15次)
电力系统布局(坐标0,0):
水循环系统:
1. 污水池(底部55区域)
2. 水筛系统(1台需120W电力)
3. 芦苇种植(每周期600g污染水)
典型案例:利用夜行饕餮将20吨砂岩转化为煤炭,配合煤炭发电机实现半自动化供氧。
建成四大功能模块:
1. 工业区:钢制液冷机组(控制温度≤40°C)
2. 农业区:自动化光照农场(米虱木+25%产量)
3. 生活区:高压制氧舱(每格氧气≥1.5kg)
4. 仓储区:智能运输轨道(运输速度+300%)
最优配置:
数据对比:该方案比煤炭发电节省68%人力,但需要200kg钢建造耐高温设备。
三级防护体系:
1. 基础服:铜制(耐温-20°C~75°C)
2. 工业服:钢制(耐温-50°C~325°C)
3. 航天服:陶瓷纤维(耐极端温度)
效率对比:穿戴太空服的小人工作效率提升40%,但需配套氧气补给站。
推荐传感器组合:
典型案例:使用与门逻辑控制氢气发电,当电池<30%且氢气≥500g时启动。
解决方案:
①检查基地密闭性(建议用花岗岩砖)
②建立藻类-电解制氧双系统
③每5人配置1台氧气扩散器
数据参考:复制人每分钟消耗60g氧气。
五级压力干预:
1. <20%:装饰品+盆栽
2. 30%:高级食物(+15%士气)
3. 50%:按摩床(需30W电力)
4. 70%:强制娱乐时间
5. >90%:暂停高危作业
特殊材料获取指南:
小技巧:使用运载火箭可跨星球获取铌等稀有金属。
本文整合了2025年最新游戏数据和资深玩家经验,如需查看具体建筑参数或种子代码,可访问知乎专栏、B站攻略组及Steam社区获取完整资料。记住,《缺氧》的终极魅力在于不断突破生存边界——正如游戏加载提示所说:"每一次失败,都是新循环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