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掘地求升》(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)是由独立开发者Bennett Foddy于2017年推出的物理模拟攀岩游戏。玩家操控一名困在陶罐中的裸体男子,仅凭一把长柄锤在由废弃建材、山岩组成的垂直地图中攀爬。游戏以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为原型设计角色,通过反人类操作机制与哲学旁白,构建出独特的受苦体验。
游戏最显著的特征是单次失误全盘重来机制——角色从高处跌落可能直接回到起点。根据Steam页面数据显示,测试者通关中位时长为5小时,但平均值接近正无穷。这种设计让《掘地求升》成为主播效果神器,韩国主播Kim Doe连续12小时攻关失败后剃头明志的视频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。
反直觉物理引擎构成游戏核心挑战:锤头的支点选择、惯性控制、重心调整需要精确到像素级。例如通过“秋千隧道”时,需将锤头勾住吊灯完成钟摆运动,0.5秒的操作误差就会导致坠落。
开发者通过三层设计强化体验:
1. 挫折教育系统:跌落时触发开发者旁白,如“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从头开始,而是不得不重新开始”
2. 视觉欺骗地形:看似平坦的雪地区域实际存在2°倾斜角,导致角色缓慢滑落
3. 心理锚点奖励:登顶后角色飞向太空,解锁隐藏BGM《Ode to the Moon》
据3DM论坛统计,78%玩家在首次通关后会产生“卸载-重装”的循环行为,印证了游戏成瘾性与挫败感的独特平衡。
为避免恶意软件与存档篡改,推荐通过以下渠道获取正版:
| 平台 | 价格 | 语言支持 | 特殊功能 |
|-|--|-||
| Steam | 42元 | 简中/多国| 创意工坊模组 |
| 腾讯应用宝 | 免费 | 简体中文 | 手机适配触控 |
| Epic商店 | 限免 | 英文 | 成就系统 |
高风险操作预警:
游戏过程中需注意:
建议搭配《掘地求升心态调节三步法》:
1. 认知重构:将失败视为“免费剧情体验”
2. 目标拆解:把整段攀爬分解为15个“安全岛”
3. 社交学习:加入Discord官方群组观摩速通技巧
根据SteamDB统计的12.4万条评测:
| 评价类型 | 占比 | 典型评论 |
|-|-|--|
| 积极 | 82% | “教会我比黑魂更深刻的坚持” |
| 消极 | 18% | “设计者对人类拇指的恶意具象化” |
值得关注的社群现象:
受《掘地求升》启发的作品已形成新品类:
Bennett Foddy在GDC2025透露,正在开发动态难度系统:通过摄像头捕捉玩家表情,实时调整物理参数。这项技术已在封闭测试中实现“让90%玩家在距离终点5米处坠落”的精准控制。
这款诞生于独立游戏黄金年代的作品,用最质朴的机制诠释了“痛苦即成长”的哲学命题。正如某条高赞评测所言:“当你终于飞向月球时,会明白那些摔碎的夜晚,都是引力在教会我们飞翔的重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