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争策略角色扮演游戏的核心在于角色定位与机制联动。根据装甲对抗理论,所有单位可分为三类:
以《红龙》为例,T-80U主战坦克的17正甲使其在2000米外免疫90%动能武器,但侧面装甲仅7点,需配合地形机动规避侧袭。士气系统直接影响作战效能:惊慌失措状态(红色士气)会降低50%装填速度与30%命中率,因此保持单位在蓝色平静状态至关重要。
动能穿甲遵循175米法则:在最小射程内可强制击穿装甲。M1A2的120mm滑膛炮在2000米穿深22,但进入175米时穿深飙升至35,可秒杀T-90S。建议重甲单位采用“风筝战术”,始终与敌保持1.5倍射程距离。
BM-21火箭炮单发爆炸半径7米,6连射可覆盖42×30米区域。根据范围压制公式:
压制效果=爆炸值×(1-目标装甲/100)/距离衰减系数
对无甲步兵可造成300+压制值,直接触发3秒昏迷状态。但攻击重甲单位时需采用攻顶战术,如JDAM的顶部穿深达25。
TOW-2反坦克导弹穿深23,对正面装甲无效。但通过“饱和攻击”策略,6辆悍马车齐射可造成6×1强制伤害,10秒内击毁挑战者2。此机制在《终末阵线》中同样适用,妮娅[S]的极速装填被动可实现10秒一轮爆发。
参考《DNF》剑影的CP武器选择逻辑:
自行火炮建议携带:
该阵型在《阿提拉》围城战中验证有效,可降低30%战损率。
在1v1平原战中:
| 单位对比 | 胜率 | 平均击杀时间 |
| M1A2 vs T-90MS | 73% | 42秒 |
| 豹2A6 vs 挑战者2 | 68% | 51秒 |
| 99A vs K2 | 55% | 63秒 |
下版本将削弱动能武器175米强制穿透机制(改为250米),重甲单位需更多依赖火炮支援。同时新增电子战系统,侦察单位价值提升30%。
本攻略综合《红龙》装甲对抗机制、《DNF》装备搭配逻辑及《终末阵线》充能体系,构建出普适性战术框架。建议玩家根据实时战局灵活调整,毕竟——正如《Valorant》角色设计理念所示——没有完美的阵容,只有最优的临场决策。